電磁蒸汽發生器助力,蠶絲制作品質與效率兼得
電磁蒸汽發生器在煮繭環節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。煮繭很有講究,首先是時間一定要掌握好,煮太爛,被子不牢,太生則影響加工,成品上也會有生塊。而電蒸汽發生器溫度壓力可調,精準的控制了煮繭的時間。
通常將蠶絲制成蠶絲被要經過如下幾道繁雜的工序:烘干—煮繭—繅絲—晾干—拉絲網—裝內套—定位。第一步烘干是為了防止蠶繭變蛾或變質,以確保制成桑蠶絲被是最優質的蠶絲。使用電磁蒸汽發生器可以簡單快捷的提高蠶絲的品質和后期加工。
緊接著就是“繅絲”,蠶繭煮好后就是手工活了。將煮好的蠶繭放入裝滿清水的大盆中,用手撕開蠶繭,取出蠶蛹,將蠶繭撕成一個小帽形狀的繭帽。把繭帽套在半圓形的竹弓上撐開,將幾百個繭帽套上去后,就形成一個大的絲兜,這個絲兜就是用來加工蠶絲被的絲綿。整個過程要求受力均勻,以保證后期制作出的桑蠶絲被厚薄均勻,蓋在身上更加柔順貼身。
其次就是“晾干”,把蠶絲小片開在固定的模形上,一般用5個小片就可以了,再用電蒸汽發生器產生的高溫蒸汽對其進行烘干,注意一定要烘得非常干,不然蠶絲會不那么柔軟。這就是拉成被子的半成品了,最后一步就是“拉絲網”,把蠶絲拉成整張被子大小,一條被子要一片片貼合起來,拉的時候要注意均勻,這個環節最講究手藝和用心,直接決定了你的被子是否均勻蓬松、舒適透氣。
由此可見,想要做出一套上乘的蠶絲被,除了需要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傅以外,過硬的蒸煮設備和烘干設備也是至關重要的,而電磁蒸汽發生器就成為了人們的最佳選擇。